close


到目前為止,在台灣的平台及內容業者,無論是水平或垂直2018過年禮盒排行榜整合,只要併購案轉換了通路平台的營運權,能獲准通過的都要被迫繳械,遵守一項令人嘆為觀止的官方決議,不得經營新聞台、財經台。2010年大富併凱擘,規定3年內不准經營新聞台與財經台。2011年旺中併中嘉雖不成,但釋出的核准條件之一,要求旺中放棄經營多年的兩個新聞頻道。2017年2月,台灣寬頻轉手,投資者承諾絕不經營任何頻道。



大甲火鍋推薦 平價 googletag.cmd.push(function () { googletag.display('div-gpt-ad-1489561879560-0'); });



因此3月初,公平會以附帶兩項條件,通過台數科併購東森電視,全案送進NCC繼續審查,業界就等著看NCC究竟是讓昔日幽靈復活?還是從數位產業的角度,另闢蹊徑?如果NCC同意照現狀併購,不將東森現有的新聞、財經頻道排除在交易之外,那過往的交易案能否翻案?如果NCC將東森相關頻道排除在外,交易能否順利進行?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 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 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 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 }); }



燒烤 高雄

如果是後者,那為何官方至今還如此忌憚平台業者同時經營新聞台及財經台?過去官方論述總強調,不管是平台業者擁有新聞、財經頻道,或是頻道業者擁有平台,一來容易操控輿論,製造偏見;二來基於自營頻道的利益競爭,經常杯葛抵制新創頻道上架。當然,檯面下還流傳一種官方說法,說是新聞頻道「太多」,所以不准再創。上述說法,確有事實佐證。例如,經常被舉證的壹電視與udn tv上不了架,的確是平台私心壟斷的結果。然而,就數量看,台灣的電影台、綜合台,難道沒有多過新聞台嗎?新生頻道,如體育台,難道沒有上不了架的問題?從質來看,新聞台「太多」及過往規定平台業者無權經營新聞台,是根據什麼科學化的驗證?頻道經營是否獲社會接受認同,理應由市場淘汰機制決定。如果認為頻道經營者與平台業者杭瀣一氣,私利濫用頻道資源,踐踏法制規章,不是應該制定新的管理機制與防弊規範?怎會因為有歪嘴的當了小偷,就禁止所有嘴巴長不正的,不能當警察呢?再者,像凱擘,如果運用富邦集團的財經金融產業資源,改變場域,透過目前已推出營運的APP行動網路平台,開闢類似Bloomberg的新聞財經多頻內容,發揮影響力,官方能管?管得著嗎?目前的台灣,頻道因區塊化而毫無置替的空間,觀眾對頻道根本沒有選擇汰換的權利,繳交的收視費反映不出頻道價值的差異化,政府公權力遇到商業爭議就只會和稀泥,才造成新創頻道上不了架,才縱容養大現有既得利益者操控的空間。公權力不據此圖謀修正,卻習慣從禁止競爭、剝奪經營者的資格下手,哀哉!(作者為資深媒體人)(中國時報) var _c = new Date().getTime(); document.write('');



桃園 火鍋吃到飽

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

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

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

ONEAD_slot('div-mobile-inread', 'mobile-inread');

});

台灣特產介紹伴手禮 }






63632BC2B414EFD6
arrow
arrow

    林俊佑仿荒否後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